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日期:2020-08-25 浏览次数: | 作者:李蔚文、方挺 |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根据《民建南京市委关于健全和完善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及《民建南京市委基层组织换届工作方案》相关规定,结合基层组织换届工作进度总体安排,8月20日下午,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会员所在单位——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召开。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南京市委主委杨平,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杨荣陵,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陆蓉,民建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定荣,南京市江宁区人大副主任、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汪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伏进进,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魏书华,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斌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民革江宁区总支部主委鲁宏振、民建栖霞区基层委主委吕德宝等同志到会祝贺。民建南京市委监督委员会委员刘凌峰对第一阶段选举会议进行全程监督。成立大会会议由民建南京市委组织处处长马晶主持。
原南京民建江宁总支共有综合一、二支部及金科院支部,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民建南京市江宁区基层委员会下设民建江宁区一至六支部及七支部(金科院支部),现有会员134人。会员们多是来自企业界人士,或是与经济界联系的各类专家学者,以及一些在政府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新阶层。会员来源广泛、构成合理,从区域政策制订、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建设发展等各方面涌现出一批出色人才,有不少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或在政府担任要职,或在单位作为砥柱,履行着新时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重要职能,在江宁区进行全国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成绩、树立了形象、扩大了影响,也奠定了未来。本次基层委员会的成立,不是组织形式及委员换届的简单日常工作推进,而是基于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回答在新时代民建基层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课题而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整,实质上是组织自身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在规范管理、完善机制、构建平台、开拓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达到增强组织活力、发挥组织效能的作用。本次基层委员会的成立是真正意义上的继往开来、更上层楼。
按照会议选举议程,首先分别进行各支部成立及选举会议,根据选举规定,每个支部选举出5名班子成员后,各支部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对委员进行分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江宁区基层委员会成立及选举会议,选举出11名基层委员会班子成员,潘静同志任江宁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在基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委员工作进行了分工。
随后召开了成立仪式大会。汪洁副主委首先宣读了《关于成立民建南京市江宁区基层委员会的决定》和《关于同意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选举主委、副主委的批复》。杨平主委与陆蓉部长共同为“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揭牌,陈定荣副主委向江宁区基层委主委潘静授印。
潘静主委汇报了近年来的工作,并作表态发言。他表示当选为首届基层委主委,倍感光荣,在感谢民建南京市委及会员们的信任的同时,深切感到肩头责任重大、脚下道路远长。他表示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骄不躁、砥砺前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在加强政治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坚持党派灵魂、提升履职能力等方面想办法、下力气、抓落实,促使基层委不断增强凝聚力、提升向心力、扩大影响力,带领广大会员围绕江宁区全国现代化试点工作献计献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贡献民建江宁新力量、创建民建江宁新品牌。
鲁宏振主委、吕德宝主委分别代表兄弟党派、友好支部向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成立致贺词。
陆蓉部长发表了讲话。她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民建组织的不断壮大。民建江宁支部由最初的一个支部6名会员,发展到如今下设七个支部的基层委员会,会员达到一百三十多人,十年光阴,人才辈出,工作积极有效、载体富有特色、会员发挥了骨干作用。随后她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同心同德,增进政治共识;二是同心同向,服务大局;三是同心同行,提升履职能力。
杨荣陵一级调研员代表市委统战部提出殷切希望:一是民建会员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大局,履职尽责,同频共振,围绕“六稳六保”多献有用之言。
最后,杨平主委发表讲话。他对民建江宁区基层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提出基层委员会的成立代表着新的开始,在新的起点上,广大会员们要继续发扬民建优良传统,发挥整体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政治思想建设是建立基层委员会的灵魂,会员们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同时,他也表达了殷切期盼,江宁区是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区级行政单位,希望民建会员们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宁上多献良策、多做服务、多显成效、多增影响,把握好基层委成立的大好契机与良机,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在新的组织形式下,正确处理好基层委员会与支部的关系、支部与会员的关系。在组织自身建设的具体举措上,要在坚持完善制度、充分发挥“会员之家”作用等方面彰显特色、做出成绩,立足新时代要求,夯实强堡垒基础。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