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日期:2020-08-04 浏览次数: | 作者:王宝珺 |
7月31日下午,民建南京市六合区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报告厅召开。民建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定荣,中共六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长征,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吴先斌,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魏书华,中共六合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马晓飞等领导出席大会。扬子石化、南化、南钢等企业统战负责人及民革六合总支、民建栖霞区基层委员会负责同志到会表示祝贺。民建南京市委监督委员会委员张玉成应邀对选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本次大会由民建南京市委组织处处长马晶主持。
六合区基层委员会由六合区一支、六合区二支、六合区三支(南钢一)、六合区四支(南钢二)、六合区五支(南化)、六合区六支(扬子)六个支部组成,共有会员126名。六个支部的会员多是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民营企业家及社会新阶层人士,大都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表现出色,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其中有不少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一直以来十分注重自身建设,强化政治素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成立大会上,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吴先斌同志首先宣读了《关于成立民建南京市六合区基层委员会的决定》和《关于同意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选举主委、副主委的批复》,并向新当选的六合区基层委员会主委葛新泉授印。民建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定荣与六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长征共同为“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揭牌。
葛新泉主委作表态发言。他回顾了六合总支部多年来的工作情况,表示此次当选首届基层委员主委,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一如既往发扬民建优良传统,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带领六合民建全体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六合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六合作出更大贡献。
民革六合总支主委沈茜、民建栖霞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吕德宝分别代表兄弟党派、友好基层委员会致贺词。
中共六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长征发表讲话。他对民建六合总支部多年来对地方经济建设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谢,希望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在新起点上继续立足特色优势,积极履职尽责,为六合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在民建南京市委、中共六合区委的领导下,拥抱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多党合作的航程上再建新功!
中共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魏书华对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积极履职尽责,围绕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稳”,市委提出的“四新”行动计划和六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抓好复工复产,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把六合民建建成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最后民建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定荣发表讲话。他代表民建南京市委对六合区基层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希望第一届基层委员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扬民建优良传统,发挥群体优势,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六合区以及南京市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要求,一要带领全体会员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地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画好最美同心圆。二要坚持民建特色,提升履职能力。围绕六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并力求在履职尽责上有新作为,在社会服务上有新成效,进一步彰显民建六合的良好社会形象。三要加强组织建设,将六合基层委员会建成务实、高效的集体,把基层委员会和基层支部的工作开展好,把上级要求和组织工作部署好落实好。四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着力推进五种能力建设,力求把基层委员会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带着民建南京市委及各级领导的殷切期盼,乘着新时代的风,踏着新发展的浪,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将继续昂首阔步、扬帆起航!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