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

又到皖南
日期:2014-11-03 浏览次数:  作者:李忠良

    因为上次去皖南远眺过协里的秀美,就一直想去一次近距离的了解。今年国庆节不想去热门景点凑热闹,就来到了皖南几个比较清静的景点。 
    车子在芜湖段遇到了路堵,到达塔川时已是下午,我们还是按计划进去转了一圈。塔川是依山而建的小山村,层叠的房屋远观状如宝塔,一条山溪穿村而过,故名塔川。塔川的著名景色是枫叶,我们来的早了点,枫叶还没有红,但村里几棵古老的枫树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一定会让塔川的秋色十分红火。
    第二天,我们前往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木坑竹海。刚到门口就有开农家乐的村民约我们到他家吃午饭,买好门票停好车,如约来到他们家。一进门,一只大大的自制火腿映入眼帘。点菜时发现,他们仍保持者传统的饮食习惯,荤菜主要是火腿,这应是源于从前交通不便形成的习俗。
    吃过午饭,我们走进了满山翠绿的木坑竹海。一片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小山村出现在眼前,于是想起了苏东坡的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很是羡慕这种深处自然之中的生活环境。走上山顶的观景台,一个如画的村庄出现在眼前,粉墙黛瓦的村舍,层叠曲折的梯田,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皖南乡村图。这就是一直想去看看的协里了。
    离开木坑竹海,在宏村拐进一条乡村公路,就是去协里的方向了。沿着这条只能一辆车单行的道路前行,在路的尽头就到了协里。因为秋收已经结束,田里只剩下了收割后留下的稻茬,牛儿在田边悠闲的吃草,房舍前孩童和小狗在快乐的玩耍,远处一户人家的房顶正升起袅袅炊烟。这时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描写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仿佛来到了桃花源。就要离开协里的时候,遇到了几个运竹子下山的村民,他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你们十一月份再来,这里山上的树都变颜色了,非常好看。我们愉快的答应,一定再来。
    第三天,我们驱车行驶了三十多公里山路,来到了位于深山里的打鼓岭。在山口看到介绍,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0多万个,心情顿感舒畅了许多。走进山谷,一条山溪缓缓流出,水是清澈的,透明的,洗洗手感觉是清凉的。再往前走就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一条瀑布飞流直下,泻入潭水,瀑布是雪白的,潭水是清澈的。浅水处可以看到鱼儿欢快的游动,游人在悠闲的观赏。鱼之乐,人之乐,皆自然和谐之乐也。
再向前走,就到了打鼓岭最著名的瀑布---三叠瀑,一瀑三折,很有特色。在这里遇到了几位上海来的游客,他们带了几个大塑料瓶,要带这里的水回上海吃。突然感觉有了一个发现,繁华的上海和偏远的山沟有了另外一种交集,美好的自然资源是我们共需的,共依的。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将更加需要这种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也就需要我们共同的负责任的保护它们。
    回程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从打鼓岭往黄山的方向行驶,沿途的自然风光依然很美,我们看到了秀美的山里湖泊。继续向前行驶,又看到了一带黄色的山峰出现在了前方,我想那一定就是黄山了,从黄山之外看黄山,你会发现它的另外一种美,壮美。同时也理解了黄山之名的由来。
美哉,皖南。

上一篇 感 受 春 天
下一篇 仙山湖游记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