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

仙山湖游记
日期:2014-10-14 浏览次数:  作者:交通支部 冯伟强
  一夏的闷热、混浊和噪杂,夏该走了,秋也该来了吧!
  带着秋的期盼,9月24日,交通支部组织了浙江长兴仙山湖寻秋之旅。
  汽车一驶出城,郊外天空似乎长高了,远山变得清晰了,空气更加清新了,人们的心情变得格外爽朗了……
  车行驶于宁杭公路上,车外满目的秋色,令人目不暇接。车内,梅敏德主委的天津快板书,李化民副主委一首抒情歌,把大家的兴奋引入高潮,大家你来我往,笑声,欢呼声,在车内不停地回荡。
  在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仙山湖风景区。
  跳下车,首先印入眼帘是仙山。仙山不算高,约160余米,型如日本的富士山。虽无富士山之高耸与冷艳,但满山苍翠孕含着灵气,令人浮想万千。民间“仙山是新罗国王子出家的地方,地藏王菩萨的祖庭”的传说,以及“先有小仙山,后有大九华”的说法,也许出于此!看着流连忘返的人们,我心在想,仙山不正验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古语吗?
  随着导游,沿着一条小径,我们又来到了仙湖。
  眼前的仙湖,一望无际。远处,几只游船,仿佛流动的黑点,若隐若现。近处,不知名的小鸟,水中嬉戏,点起一朵朵的浪花。湖中小岛,投影于湖面,着实美丽。随船缓缓行至湖中远处的浅滩,从芦苇荡中惊起几只野天鹅,伸长了脖子,展开翅膀向半空飞去,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几只野鸭游船前悠闲地游着,仿佛在引导游船的前行。几只白鹭站在水中的浮岛上,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单腿站立,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就是我的家。还有因水面下降,生长于水中的参天大树,露出因水浸泡剥去了树皮的树干和根系,向人们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忽而一阵轻风,吹佛在游人面颊,凉爽之极。一丝秋意,真让人陶醉。
  听导游说,仙山湖本只有仙山,而并无仙湖。五十年代,为抵御干旱,国家兴修水库,在自然基础上,人们开挖出来的。当时叫仙山湖水库,后为发展旅游,二千年后改为仙山湖。
  这次旅游,收获颇多。我们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感慨国人改造自然的壮举,但我们又在想,假如我们把湖改为城市,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顺应自然,科学发展,这也许是我们国人应该重视的吧!
上一篇 又到皖南
下一篇 昨日夫子庙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