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之名不是南京的专有别称
日期:2013-10-16 浏览次数: 作者: 魏正璋
金陵之名,不是南京的专有别称。 偶翻《魏书》,其《卷五•帝纪第五•高宗纪》载:“……壬寅,追尊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皇妣为恭皇后;尊保母常氏为保太后。陇西屠各王景文叛,诏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讨平之。十有二月戊申,祔葬恭皇后于金陵”。 北魏(386~557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439年,统一北方。其疆域应在黄河以为北。其恭皇后 薨殁之后,万不会远葬于建康(今之南京)。 南京之“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古代地方志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时的钟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石头山当时是金陵山余脉的一部分,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唐代<建康实录>对此有明确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而不是因葬帝、后而得名。 而北魏之金陵,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几任皇帝的皇陵,因陵墓都建造在山上,故又称山陵。当时的人们对于“金陵”似乎讳莫如深,以至于史籍中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魏书》之金陵确切位置和陵制的记载。“北魏金陵”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据史学界考证《魏书》提及到的有关金陵,是有葬皇帝、后妃、诸王、功臣和勋戚的记载的。其金陵有三处:一是称云中金陵(葬11人),二是称盛乐金陵(葬2人),三是单称金陵(葬29人)。其中,“云中金陵”在北魏云中旧宫,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附近;“盛乐金陵”在北魏故都盛乐,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上土城附近;“金陵”在北魏首都平城畿内善无,即今右玉县。 史学界还有一说,北魏之金陵名称虽不同,但其金陵只有一处,即在北魏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上土城)附近。 本文无意讨论《魏书》中的金陵是一处还是三处, 而只是有一个收获,即标题内容:原来金陵之名不是南京的专有别称。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