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
| 日期:2025-10-15 | 作者:窦英磊 |
在秋意渐浓的十月,作为民建会员有幸与支部会员们一同走进常州美术馆的“家国天下,育才兴邦”黄炎培家风传承展。在黄炎培先生堂侄女黄卫女士深情而恳切的讲解中,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烟云,与一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智者进行了一场灵魂对话。此行不仅是一次组织活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寻根。
整场展览以“家风渊源、家教有方、家训精髓”为脉络,徐徐展开黄炎培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看到他如何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于幼小的心田播下爱国的种子;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毅然决然地踏上“教育救国”的征途,开创性地将教育与实业结合,试图为积贫积弱的民族寻一剂强身健体的良方;又如何在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秉持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走上爱国民主的道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然而,最令我心灵震撼的,并非仅是这些彪炳史册的宏大功业,而是他那如静水深流般浸润于家族血脉的家国情怀。当他要求学有所成的子女全部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归祖国奉献才华时,“报国”二字便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了黄家一门最坚决、最动人的实践。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近乎本能的家族信仰,其力量足以撼动人心。
短短四十八字的家训是精神内核,凝结传承至今,字字珠玑,是黄老留给子孙乃至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这是治学与立身的准则。它告诫我们,在真理面前不容丝毫含糊,在行动之中必须脚踏实地。这何尝不是我们民主党派成员履职尽责的根本?在建言献策时,需要的就是这份求真求是的严谨;在服务社会时,需要的正是这份守信踏实的作风。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这是修身与养性的智慧。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内心的从容与定力。尤其“无欲则刚”四字,如洪钟大吕,敲击在心。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唯有去除私心杂念,方能坚守原则,挺起脊梁,发出公正之声。这正是我们民建成员在经济建设与参政议政中必须秉持的操守。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待人与处世的哲学。这最后一句,尤为精妙,道尽了黄老伟大人格的精髓。对人,如春风般温和;对原则性问题,如秋霜般严肃。而“外圆内方”的智慧,更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内心坚守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与棱角(内方),对外则懂得运用圆融、灵活的方式与人协作、推动事业(外圆)。这并非世故圆滑,而是为了实现更高理想所采取的智慧策略。这对于我们如何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有着深刻的启示。
这四十八字,集中体现了黄炎培先生“诚、朴、勤”的家风内涵,它早已超越了“一家之训”的范畴,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一块璀璨的瑰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家风,是立身之本,是治学之途,最终必然指向报国之志。它从家庭的细微处生发,最终汇聚成推动国家进步的磅礴力量。
走出展厅,秋阳正好,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黄炎培先生的一生与其家风家训,如同一面光洁可鉴的明镜,映照出我自身的不足,也指明了我前行的方向。作为民建会员,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参与者,我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家国天下”的情怀继承下来,传播开去。我们要将内心的感动化为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外圆内方”的智慧,“无欲则刚”的风骨,为多党合作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家国之风,山高水长。黄老的精神,必将如星火般,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