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
日期:2015-10-23 浏览次数: | 作者:李忠良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手帕离开了我们。近一段时间有机会和一位意大利工程师一起工作,每当我们使用纸巾时,就会看到这位老外拿出手帕使用,突然想起我们也曾有过手帕。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手帕离开了我们身边?
大概是改革开放后,物质逐渐丰富了,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人们也就逐渐放弃了耐用但有点麻烦的手帕,使用起了简单方便的纸巾。
这是社会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的必然结果吗?好像不是,意大利社会发展的比我们更先进,物质也比我们更丰富,而这位老外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帕。也曾听过一位台湾学者说,他每餐只使用一张纸巾。也想起了韩国使用金属筷子的由来,主要就是为了减少对木材的过度使用,以达到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样想来,发现我们好像少了一种精神,一种从小处着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精神。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不是资源大国。我们也知道造纸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就需要我们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精神根植于思想深处,形成一种文化,运用在每一件小事上。在此倡议大家重新拿起手帕,少用纸巾。这并不是让大家回到过去,只是觉得我们生活富裕了,不能丢掉曾经拥有的那些优秀的传统和文化。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