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

说说夫子庙灯会
日期:2012-02-17 浏览次数:  作者:南化支部: 李忠良

看过上海豫园的灯会,一走进豫园,就看到街道上方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灯笼,在一些稍开阔的空地上有一些大型生肖灯组,九曲桥两边的水面上还有几组古典故事的灯组。看灯的人们熙熙攘攘,有点拥挤但不混乱。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祥和的笑容。

也看过早些年的夫子庙灯会。那时一过夫子庙牌坊,就看到街两边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传统的宫灯、荷花灯、兔子灯,也有创新的菠萝灯、太阳灯,等等。还有一种叫做走马灯的,上面画着各种戏剧人物或京剧脸谱,随着灯的转动,人物在不断的变换,非常有趣。街道两边有卖各式各样小吃的,买点臭豆腐或冰糖葫芦,边吃边观灯,那种过节的气氛便油然而生了。看灯的人流中有年轻人扶着老人的,也有小孩骑在大人脖子上的,还有手牵着手的年轻人,整个气氛让人感觉到祥和。一路边吃边看,边看边走,很快便来到了夫子庙的中心广场,在流光溢彩的畔池拍张著名的秦淮人家风光照,走一走挂满大红灯笼的文德桥,那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美。临走时买一袋手工制作的元宵,再到灯市买只灯笼,这个元宵节让人觉得非常充实美好。那时我觉得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元宵灯会,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最具特色的灯会。

然而近几年再去夫子庙看灯,就完全没有了这种感觉。走进夫子庙,街两边挂的是清一色的大红灯笼,和平时的夫子庙毫无二致。到处转来转去想找当年的感觉,已经不再有了。最后发现夫子庙灯会被缩小了,关进了大成殿,需要买门票才能看了。顿时没有了观灯的兴致,于是买了只灯笼,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夫子庙。

去年春节听说夫子庙要和台湾联合举办灯会,所以特意去了大成殿观灯。看后感觉不太舒服,于是就有了几点想法。

首先由于大成殿的空间有限,几组灯或被放在不大的空地,或放在靠墙的角落,所以看上去有点压抑,无法表现出灯组应有的大气、热闹的气氛。而同样的这几组灯,如果分布到夫子庙的几个广场上,对夫子庙的景观那将是锦上添花的效果,一定会使漂亮的夫子庙大放异彩。

其次,还是由于大成殿的空间有限,灯组加上观灯的人群将大成殿塞的很满了,万一出现点火灾,对人对大成殿都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希望今后的灯会将灯组迁出大成殿,分散布置到夫子庙的几个广场上,将秦淮灯会办成整个夫子庙的大灯会。让南京人和来南京的客人们都能感受到一个和平时不一样的,有特色灯会的夫子庙。这样对宣传夫子庙,扩大秦淮文化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帮助。

灯会迁出大成殿后,应还大成殿以清净,发挥大成殿应有的传播文化的功能。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夫子庙当年繁华的场景,像朱自清描写的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更要介绍一些大成殿当年作为教育学生和祭祀孔子的活动内容。大成殿中的舞台可以周期性的展示孔子当年教授的六艺,不能只在那里等客人点播,你应该先展示一些东西,客人有了兴趣才会点播更多的节目。

夫子庙、大成殿作为秦淮文化的载体,我们不能只注重它的门票经济,而更要注重夫子庙乃至南京的大经济,同时也要注重其文化的传承。一个开放的,具有文化韵味的灯会,不仅能丰富老百姓的生活,增加节日的氛围,更能展示夫子庙的特色,发展秦淮文化,吸引客人到南京观灯、购物、旅游。这将会进一步促进夫子庙的经济发展。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