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 日期:2025-10-10 | 作者:何芙蓉 |
秋意渐浓,爱心涌动。近日,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先后在南京六合与淮安涟水两地开展“思源工程·爱心助学”活动,以务实举措践行“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注入民建力量。

五年深耕,织就六合助学网
自2021年起,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与横梁教育集团签订长期助学协议,持续资助1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小学学业。五年来,累计投入助学金11万元,今年再次发放2.2万元,切实缓解了学生的就学压力。
民建六合区基层委主委于鹏介绍,助学活动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注重精神滋养。今年9月,基层委组织师生参观民建会员之家,了解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参政党的历史沿革与社会担当;随后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厚重的历史记忆中培植家国情怀。这种“物质帮扶+精神激励”的双轨模式,已成为“思源工程”的鲜明特色。
十年之约,扎根涟水育英才
与此同时,9月在淮安市涟水县黄营中学,一场以“思源工程”为名的奖教奖学金签约仪式温馨举行。在民建六合区基层委的推动下,六合民建会员企业南京金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设立“金歌建设思源奖教奖学金”,未来十年每年投入2万元,用于奖励该校优秀师生。签约仪式后,现场颁发了首批“思源奖教奖学金”,黄营中学4位优秀教师每人获得1000元奖教金,20名学生每人获得800元奖学金。
南京金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大金是黄营中学的校友。他动情地回忆起妹妹因贫辍学后被母校师生合力劝返的经历,正是这份“被改变命运”的感恩之心,推动他创业成功后一直持续回馈母校。此前,金歌建设已多次捐赠用于奖助学金及设施改善。如今,他希望通过设立“金歌建设思源奖教奖学金”,奖励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未来10年,将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见证黄营中学的发展。
“思源奖教奖学金”的建立,不仅是对师生当下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持续赋能,展现了企业与地方共成长、与社会共进步的责任意识。“思源工程”从短期资助向长效机制拓展的积极探索,为乡村教育注入了可持续的成长动力。

机制创新,彰显参政党担当
民建南京市委会秘书长何洋说,“思源工程”是民建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已形成“教育帮扶+文化浸润+产业支持”的综合模式。在六合,五年坚守让11名困难学生安心求学;在涟水,十年规划为乡村教育注入持久动力。这些务实举措,既是民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六合到涟水,从五年坚守到十年之约,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用行动证明:教育帮扶贵在持久,社会责任重在担当。这份“思源”情怀,正如秋日暖阳,持续照亮乡村学子的求学路,也为推动教育公平写下了生动注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民建六合区基层委员会以“思源”为桥,以“助学”为媒,不仅照亮了学子前行的道路,更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服务大局、奉献社会的担当与情怀。未来,民建组织将继续扩大“思源工程”影响力,汇聚更多社会爱心,为建设和美江苏、推动共同富裕贡献智慧与力量。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