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日期:2023-06-25 浏览次数: | 作者:方挺、尹伟、朱玫玫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千古名句,几千年来,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为着国之大者而不断砥砺前行!2023年6月21日是端午节的前一日,在浓厚的节日氛围笼罩下,感怀着几千年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的熏陶,民建江宁区二支部和五支部两个支部在位于龙乡溪谷的民建会员之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道薪传——中国的民主党派”主题教育,将爱国爱会的主题不断引向深入,传递至每一位会员会友的内心深处。甭说,这次活动虽然形式上分为“大道薪传”和“浓情端午”两大主题,实际上看点还真不少!
有教学:统一战线为魂
《大道薪传》,是中国民主党派的集体亮相,这样的主题活动放在龙乡溪谷再合适不过了,还有哪里适合这样的现场教学!虽然时已暑夏,但会员们还是把第一堂现场教学课上得专注而认真。“这里不但是统战部的教育基地,同时,各个民主党派之家也主要集中在这里,甚至江宁政协最有名气的商量书房也在这里。正因如此,这里成为统战思想的重要集聚地,国家副主席、统战部长都曾来过,省市区的领导更是一茬接一茬地过来指导参观,别看藏在深山,这里是全国出了名的,是名副其实的统战网红打卡地!”五支部主委周士杰负责“民建之家”的运营,理所当然地当起了向导。顶着六月的骄阳,会员会友们一一参观了统战部基地和各民主党派之家,学习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思想,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和在新时代的发展。在政协的商量书房,会员会友们通过电子屏了解学习政协思想和制度,久久不愿离开,大家从书橱里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甚至在现场进行一场小小的热闹讨论。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不少会友,他们表示,以前对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只是进行了粗浅的理论学习,这次在现场通过传统的实物图片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从统战、党派和政协的各个条线进行现场学习,不仅生动,而且深入,有助于大家更系统、全面地把握统一战线思想的精髓。在当下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统一战线的作用不容小觑,更要提到新高度,现场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观看:大道薪传为骨
《大道薪传》,最重要的是要聚焦于“民建篇”的学习领会,这是每一名民建会员会友的必修课。这段时间以来,不少会员会友都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参加了学习,甚至有的会员已经有了个人的学习成果,二支部副主委方挺在这次活动的学习课堂上分享了自己观看纪录片后创作的诗歌《燃起的薪火》,该作品已经发表在江苏民建网站。即使如此,大家觉得还是有必要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以集体的浓厚氛围激发大家的热情、铸炼大家的思想。实业救国,是民建先贤们爱国思想的具体展现和实现路径,可以说,爱国,既是民建的缘起,也是七十多年民建历史的主线。无论是烽火年代的“窑洞对”,还是建设年代的国债发行和“五老火锅宴”,还是新近的诸如推进海南自贸区立法等实践,都是立足于国家人民的初心不改。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既流入了民建先贤和一代代民建会员的血脉,也要在我们新时代的民建会员身上传承发展、发扬光大。大道薪传,民建主席和副主席们,以“在场者”的视角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国,什么是民建,而它同样必然会让我们每个观看纪录片的人去思考,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民建会员,进而是一名优秀的民建会员。这一点,在紧接着的学习和讨论中,成为了核心话题,说明这次观看纪录片,真正进入了会员会友的内心。
有培训:宣传议政为用
《大道薪传》,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道实行,更是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接力前行。这里有两个方面,既要在国家人民的广阔“空间”中传递大道,又要在“时间”的无垠中代代相传。我们既是接力奔跑中的接棒者,又是递棒者,既要在棒子在自己手中的那一程,尽己所能为民建跑出最精彩的一棒,又要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传递出去,让民建在不断向前发展中,不断进步和提高,进而不负时代要求。在这方面,无疑新会员会友有更迫切的要求,且有着较高的热情。为此,此次活动除老会员外,将“新鲜血液”作为主要组织对象,并邀请了方挺副主委进行培训。大道薪传,无论是通过参政议政履行会的使命,还是通过社会服务展现会的形象,最终都需要一个载体,而“笔杆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这方面,方挺副主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无论是在理论建设、提案和社情民意撰写、会的宣传上,还是在征文创作上,在会内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绩,有经验,也有教训。面对这次培训,他非常重视,专门制作了PPT,完全从自身的心得体会入手,只讲“干货”,既有提炼的要点,又有鲜活的例子,为的就是要将“技”传递出去,最快最好地帮助新会员会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会的工作中更快更好地发挥实际效用。一堂精彩的培训课,大家光是记笔记、拍照还不够,最后还每人拷贝了PPT,争相表示一定要勤学苦练,有几名会友当场就表示要以这次活动的宣传稿入手,先试起来。
有讨论:取长补短为学
《大道薪传》,根本是要在民建“大道”的指引下,广泛地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有了现场教学、观看纪录片和培训课的层层铺垫,接下来的讨论便“根深叶茂”了。在交流讨论环节,两个支部的主委首先进行了动员,之后每名会员会友轮流发言,畅谈自己对这次主题教育的学习体会和思考感悟,即使大家谈的角度不同、深度不一,但无疑都是带着自己的思索,真心希望学到真本领,从周围人那里“取长补短”来了。当然,讨论不能是“干巴巴”的,否则就变成了“务虚”,所以这次讨论交流主要是结合着大家的本职工作,谈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挖掘其背后的原因,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立足于自身工作,以“小切口”谈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已经实施及计划实施的举措办法,展开了一轮轮热烈的讨论。除此之外,大家在讨论交流环节互相了解了对方,以民建作为载体,搭起互连互通的平台,便于日后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对接,这是更为长期、更为广阔和重要的“副产品”。讨论结束,两名主委进行了总结,同样没有空话套话,一字一句之中,满满都是语重心长、微言大义。
有劳动:其乐融融为感
《大道薪传》,更是要在深层次上精神认同,进行情感的传递,以民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将“大道”薪火相传。选择在“民建之家”开展活动,本身就有着这方面的深刻考量。“这里是民建之家,我们是民建会员会友,就是家里人,家里人就要经常回家。今天我们回家过端午节,不是来做客人,每一个人都要有家人的样子,都要动手,都要劳动!”周士杰主委亦庄亦谐地多次强调,很快就将大家“赶”入厨房,主动找事做,“新来乍到,摸不到锅灶”根本不是问题。两三千年前,这里也算楚山楚水,回家过节,吃粽子是南京千年不变的习俗。“浓情端午”,粽子自然是“主角”,可对会员会友来说,并不是光吃粽子哟。这次活动安排有“包粽子”环节,支部事先准备好糯米、红豆、蜜枣、粽叶、粽绳等材料,要想吃粽子,得自己去包。别看这事不起眼,大家动起手来可真不容易,不是叶子烂了,就是糯米撒了,好在组织这次活动之前,支部已经安排了包粽子的老师。在老师一步步的教导和演示下,大家终于包出了一个个青青的粽子。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之间,感情不知不觉就拉近了,节日里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活动最后,不光是每个人自己包的粽子,还有老师包的粽子也分送给了大家。大家笑言,这次活动真是值得,老师不仅授了“渔”,还授了“鱼”。让大家感受深刻的是,等到相互告别时,彼此的感情更增进了一层,真成了亲密的家人了。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