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日期:2023-03-09 浏览次数: | 作者:张毅、方挺 |
跨过了三年抗疫难关,新年伊始,各企业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开启了全面发展的新篇章。民建江宁区二支部将全面考察、重点走访会员企业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并与参政议政相结合,见微知类,因小见大,力争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此,支部在继走访会员企业“沪江材料”后,于2023年3月1日,由支部主委王继强、副主委方挺率队,走访了会员企业——南京中竞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竞科),开启企业走访第二站。
支部一行先后到生产车间、试验中心、公司展厅、办公大楼等区域进行参观,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及发展规划。二支部会员、南京中竞科总经理乔坤表示,企业不仅肩负经济发展的责任,同时也挑起了社会民生的重担。
细分行业立根基,科技赋能促发展
南京中竞科成立于2010年9月,是专门从事于物联网、家电智能化、3D打印技术、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智能化、节能化产品执行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截止到目前,公司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及强大的专业设计队伍,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在无锡成立了分公司,设立生产基地。乔坤向大家展示了几款产品,其中不乏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不仅为企业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订单,也细分领域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身体力行实践着科技报国。
响应号召助就业,创造价值报社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乔坤经营着包括南京中竞科、南京贝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贝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和南山食堂(南山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维护“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大局,在疫情三年期间,通过拓展渠道扩大市场、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岗位技能、发挥优秀员工先锋模范作用等措施方式,四家企业的员工总数从2020年初的230人增加至2022年末的近300人,在众多上下游企业主动“大裁员”时,乔坤企业的职工数不降反增,企业销售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收入1.6亿余元,为地方贡献了大量税收,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的担当精神,展现了民建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以人为本解需求,因势利导开新局
以乔坤的“辅业”为例,他经营南山食堂的初衷就是解决员工用餐问题,食堂提供盒饭及堂食服务,解决了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将食品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其自营企业员工享受工作日每天34元餐补的福利,成本上乔坤进行兜底,保证员工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由于食堂不仅走平价路线,在餐品质量上也优于周边餐厅饭店,其他单位的职工乃至附近居民也被吸引来南山食堂就餐。考虑到大量外地来宁人员的餐食需求,南山食堂遂对外开放,解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现在,乔坤正计划以“平价健康食堂”的商业模式推广至其它工业园区,为广大园区职工提供优质餐饮服务的同时,扩大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全力以赴“快车道”,尽力而为“卡脖子”
现在,大家欣喜地看到,作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典型代表,乔坤带领下的南京中竞科等企业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经营机制,在疫情洗礼中不仅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借助各级政府的有效帮扶,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在社会民生、提供就业和税收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走访中,我们也看到现有的厂区内非常拥挤,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土地已经成为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为此,乔坤不断上下奔走,力图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突破,冲破瓶颈,打开局面,以自身行动,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找到民建又出发,融入组织再登高
在乔坤眼里,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光是企业做得好还不够,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站位,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做对社会更有用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上下求索,乔坤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组织——紧密联系经济界的中国民主建国会。2018年,刚成为会友的他就成为支部的“活跃分子”,有幸的是,在他成为会友不久,就赶上了江宁支部与邹城支部的共建活动,他不仅学习了很多参政党的知识,深化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而且在共建中,双方会员企业还签订了经济合同,这让他感触颇深、振奋不已。2020年11月,他终于拿到了心仪已久的会员证,让他激动了好一阵子。加入民建,不是终点,恰恰是他新的起点,几年间,他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总是踊跃捐款捐物,成为支部的重要力量。
座谈交流中,支部会员及会友感触良多,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大家进一步了解到疫情过后逐渐“复苏”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振了发展的信心,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在实地考察中,大家不仅增长了知识,更看到了一线工人的艰辛与坚持,感受到了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在现阶段,企业一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市场发展机遇,开阔思路,勇挑大梁,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力争实现“开门红”,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建智慧和力量。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