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开拓秦淮非遗数字化思路 助力城市文商旅创新发展——民建秦淮区五支部主委汤巢拜访金陵刻经处开展专题调研
日期:2022-04-19 浏览次数:  作者:邵展翘

“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所具有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项基本职能。参政议政离不开调查研究,课题调研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方法。民建秦淮区五支部作为较为优秀的参政议政支部一直将参政议政工作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来开展工作,针对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了解真实的一手信息,推动五支部参政议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民建南京市委理论研究专委会副主任、秦淮区五支部主委、汤巢上个月接受了秦淮区政协关于“非遗数字化”调研专题任务。为及时完成该项非遗项目,4月16日,他赴金陵刻经处了解秦淮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情况,并拜访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马萌青老师。 马老师及其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原生态手工刻印传统等情况,随后汤巢主委认真参观学习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二十多个环节,包括刻版、印刷、装订三道核心工序,三道大工序还有上样、刻字、刷墨、擦印、分页、折页、齐栏、打眼、切边、线装等。一块棠梨木板,就是金陵刻经处的精华。任墙外车水马龙,马老师俯首、屏气、凝神,刻刀游走于木板之上,刀刻的过程其实也是炼的过程,锤炼的不仅仅是手上的功夫,还有人的心智。

image.png

汤巢主委最后还就金陵刻经处的雕版师数量、非遗传承沿革、雕版馆藏数量等实际情况等进行有关数据的调研和沟通,积累了很多原始素材与资料。经了解得知,金陵刻经处如今藏有雕版12.5万块,熟练的雕版师屈指可数,备份金陵刻经处所有雕版需要5000多年,严峻的现实迫使传承人必须找寻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汤巢主委说,通过实地调研金陵刻经处,深切感受到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对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进行保护很有必要,非遗数字化发展方向对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益补充!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