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日期:2017-04-27 浏览次数: | 作者:姚春、孙绪芹 |
踏寻先辈足迹 重温光荣历史
—民建鼓楼区总支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主题参观学习调研活动
民建鼓楼区总支部积极响应民建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民建鼓楼区二支部副主委孙绪芹的协调联系和精心策划下,2017年4月22日至23日,鼓楼总支主委黄艳带领总支委成员和部分年轻骨干会员20多人,赴盱眙、涟水、淮安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参观学习调研活动。鼓楼区委统战部厉东芳副部长、民建南京市委办公室陈干法主任以及对口联系的鼓楼区发改局和结对共建的华侨路街道、阅江楼街道的有关同志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参观学习得到了盱眙县政府、民建淮安市委会、今世缘酒厂、淮安区委统战部、民建淮安区基层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有关领导亲自陪同参观调研。
位于盱眙县东南约30公里有一个叫“黄花塘”的小村庄,新四军的军部曾经驻扎在此,并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4月22日我们一行来到隐藏在青山绿水间的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寻访新四军曾经战斗和生活的足迹。纪念馆里,大家认真聆听讲解: 1943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阶段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暨新四军军部于1月10日分三个梯队移驻到黄花塘,直到抗战全面胜利才离开。在黄花塘两年八个月的时间里,军长陈毅、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宣传部长彭康等领导人指挥军队反抗侵略,开展农耕,以豆投票用民主方式选举基层领导干部等,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伟人们的真实、有血有肉、有棱有角。感叹今之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为有这样的执政党引领而自豪。
4月23日上午,大家参观了位于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沿南边51级台阶就来到了主馆第二层的瞻仰大厅,瞻仰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坐像一尊,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透过瞻仰大厅的蓝色天棚洒在总理的身上,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穿过大厅北望可见牌楼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正好是“八一”二字,当年周恩来等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走进陈列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史料文件,重现了伟人的风采。
立志求索——为了中华之崛起,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岗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3年7月毕业,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因表现优异而为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所器重,视之为“宰相之才”而特别免除其学杂费,这也是南开当时唯一的一个免费生。
艰辛奋斗——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鞠躬尽瘁,在最后一个展厅,当听到讲解员说到,总理从1974年6月1日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总理在病重期间,仍在接待各国来访,批阅文件,处理各项事务,最后体重只有60多斤。在场的无不为之动容,满含热泪。周总理,一个没有遗产、没有后嗣、没有墓地、甚至没有留下骨灰的人,一个从不希望为自己树立纪念碑的人,却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走出展厅,会员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三五一群述说着对伟人的敬意和感慨: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当今的太平盛世,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深感幸福,做为中国人深感自豪。祖国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作为参政党的民建会员,认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用自身的所长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服务社会,为国家的蓬勃发展尽力是我们入会的追求,也是使命。
参观考察期间,大家还参观了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县铁山寺天文科技馆、金陵天泉湖养生养老社区、淮安涟水高沟酒厂等,开展乡村旅游、养老服务和传承工匠精神、创新企业管理交流调研活动。并与民建淮安市委会驻会副主委庞进亮、淮安区委统战部宋舜同副部长、民建淮安区委王野云主委、左建东常务副主委进行了统战工作和民建会务工作座谈交流,他们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大家受益匪浅。
期间,我们还举行了一场“民建大讲堂”活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俊亚老师为大家作了《顾全大局:治水工程及其河南地区的生态衰变》的报告。增强了大家对于苏北、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对于加强经济建设、推动家乡社会发展的迫切性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纷纷表示应当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升大家的认识,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此次红色之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让我们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