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日期:2012-09-28 浏览次数: | 作者:傅淑兰 |
在长江三角洲下游的有一个让人既陌生又熟悉的江南小镇,陌生是因为人们对他不了解,熟悉是因为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一直在深深感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每一页闪光的历史,叙述每一个生动的故事。1928年沙家浜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前进袭敌、后移修整的革命根据地, “江南抗日新四军”西移时留下的36个伤病员在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得百姓拥护、爱戴,在人民群众和地方党组织的掩护帮助下,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坚持斗争粉碎了日伪扫荡,保存并发展了革命武装根据地,在寻求解放和抵御外侮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流传全国、家喻户晓的京剧《沙家浜》就是根据这一真实历史创作,表现军民并肩、英勇抗敌鱼水深情的动人故事。
沙家浜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它不仅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还是国家4A级风景区, 是华东最大的湿地公园,令人着迷的芦苇荡拥有优美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千顷芦苇荡点缀在绿水之间,青青芦苇似水边森林,微风轻拂,驾舟穿行在芦苇荡中,仿佛置身在曲折、狭长、幽深的水上迷宫,胡秘书长即兴的京剧表演,更为此行增添了色彩。
如今,美丽富饶江南水乡战争的阴云早已被岁月冲淡,昔日的战场也已成了游客漫步风景区,“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鱼肥水美湖荡水乡的美丽景色更加令人们神往往。
9月23日南京民建南化支部、扬子支部一行二十余人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有传奇色彩的常熟沙家浜参观游览,此次红色之行,会员们重温了抗战历史,更加振奋了爱国热情。民建南京市委胡乐涛秘书长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