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日期:2025-07-16 | 作者:王鸿盛 |
“不是一夜春风,才吹开满园花蕊。不是一次相逢,才被撩动心扉”。近日,由民建会员、高校音乐教师冯乐韵深情演绎的原创歌曲《面朝花海》正式上线,一经上线就获得广大市民热烈好评。这首融合了自然风光、人文情怀与时代精神的作品,以溧水风光为背景,将笔触延伸至祖国的大美山河,用音乐勾勒出一幅“爱溧水、爱家乡、爱祖国”的幸福画卷,为新时代献上最动人的青春礼赞。展现了民建人传播友爱、回报社会的良好风范。
从家乡出发:让乡土的芬芳飘向更广的天地
作为工作在南京市溧水区的土生土长南京人,冯乐韵对溧水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她眼中,溧水不仅是“南京南部的生态明珠”,更是千万华夏儿女拼搏奋斗的缩影。歌曲《面朝花海》以溧水的花海风光为灵感原点,用“石山下的格桑花”、“无想山的晨雾”、“固城湖的涟漪”等意象,串联起家乡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百里秦淮河源头的千年文脉在此流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擎在此轰鸣,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此铺展。“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奋斗者的足迹,印证着中国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向南京致意:文化之都的青春脉动与家国情怀
歌曲MV取景于老门东等南京标志建筑,既呼应了“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新时代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青春风貌。身为大学教师,冯乐韵在教学中常以南京的历史故事、发展成就为素材,引导学生感知城市精神。“从明城墙的青砖到紫金山的雪松,从科技创新园区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南京的每一次呼吸,都与祖国的心跳同频共振。”她在歌曲中特别加入学生来和声,象征着年轻一代接过奋斗接力棒,为“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建设贡献力量。
为祖国放歌:以青春奋斗诠释新时代的家国同心
《面朝花海》以“花海”象征新时代中国的万千气象——无论是塞罕坝的林海、海南的椰林,还是雄安新区的“未来之城”、深圳的创新热土,都是祖国大地上绽放的“奋斗之花”。身为民建会员,冯乐韵始终关注社会发展与时代命题。她表示,歌曲中的“花海”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无数中国人用汗水浇灌的梦想园地。“当我们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关,在三尺讲台上播种希望,在乡村田野间助力振兴,都是在为祖国的‘花海’增添色彩。这,就是新时代青年对家国最深沉的热爱。”
教育与艺术的双向奔赴:用热爱培育更多追光者
在《面朝花海》的制作团队中,不乏冯乐韵学生的身影——有人负责MV拍摄,有人担任和声录制。“艺术创作的本质是情感的传递,而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唤醒。”冯乐韵认为,将对家国的热爱融入艺术实践,正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希望我的学生们能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与家乡、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她说道,“就像歌里唱的‘面朝花海,初心从未更改’,当青春与奋斗相遇,当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面朝花海》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曲新时代的奋斗宣言。正如歌曲结尾所唱:“面朝花海,我们把未来打开;让这个世界,美成共同的期待”——这是一位民建会员的赤忱初心,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更是千万中国青年对新时代的铿锵承诺。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