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日期:2022-12-05 | 作者:王恒雨 孟雪 |
王慧玲,1988年4月出生,2019年加入民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江苏泰吉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民建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员,秦淮区人大代表,秦淮区法制委委员,民建南京市秦淮区九支部副主委,光华路新社会阶层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理事单位,南京市工商联理事单位,南京市医疗保障行风监督员。
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2017年,王慧玲从国企下海经商,成立了江苏泰吉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以装饰工程、智能化、消防环保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工程类企业。在这个以男性为主要战场的行业里竞争,王慧玲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启动资金,她想方设法筹措;没有项目,她四处奔波拜访客户;没有高水平的团队,她回“建筑之乡”淮安组织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跟着她一起出来打拼。“办好企业、让更多人过好日子”的信念支撑她历经生活的困苦和创业的艰难。在王慧玲的办公室里,常年挂着一件军装,她说,我要时刻像军人一样去战斗。
她把信誉和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始终秉承“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宗旨。她在承建的南京农业大学高标准实验田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周边环境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尤其遭遇了八月份南京暴雨季节引起的工地塌方,近百名施工人员冒雨抢工,发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期间,她率领公司项目部全体人员迎难而上,积极协调各方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分配劳务资源,顺利实现校方的节点计划。
行业资质和知识产权一定要自己积累
在工程建设这个传统行业里,资质是公司拓展业务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大多数企业选择挂靠有资质的企业或者通过购买资质的方式获得业务,而王慧玲说:“宁可公司发展慢一点,也要获得自有的行业资质。”她认为,获得资质并不是简单的一张纸,而是在不断实施项目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只有自己真正经历并克服了施工的各种困难,才有底气去承接各类重大的工程。5年来,公司通过上百个工程项目历练,从零资质到现在6个施工资质,每一张资质都凝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慧玲一手做好传统行业,一手推崇科技创新,公司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省民营再到高新技术企业,一步步发展起来。重视自有知识产权的积累,目前公司已经拥有1条实用新型专利和15条软件著作权,公司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省民营,现已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用拼搏和创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奋楫笃行。
至今个人献血总量已经超过5700ML
“天助自助者也。”这是王慧玲会员常说的一句话,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有资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爱的种子尽自己的所能播撒到每个角落。很难想象,这个身材纤瘦的女子,从2009年开始坚持献血,至今献血总量已经超过5700ML。2020年获得“南京市诚实守信好市民称号”,2021年获得“南京市个人奉献三等奖称号”。几年来她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基金会捐款活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她多次通过民建“思源工程”捐款,奉献爱心。值得一提是,2020年3月正值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在各类防护用品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她自己一人走在无人的码头街道,亲自接货和安装调试,为南京大学捐助了医用测温门与人脸识别一体机。与此同时,她还把自家院子种植的瓜果蔬菜,采摘和清洗后,开车一家家送到支部会员的家中,常常忙至深夜才回家。
关爱孤寡老人,真情温暖人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企业已经步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她又将目光投向社会公益的更大人生舞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王慧玲会员把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和自身的一项义务。她始终践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从2009年至今,每月坚持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每一位老人,她都走到床前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或病情,给他们带来慰问金和慰问品,让孤寡老人感动不已。老人们流着眼泪激动的说:“慧玲呀,你真是个好人,这么关心我,我比有女儿的老人还幸福呢。”面对老人们由衷的称赞,她总是说:“对孤寡老人的关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了的物质基础,就有了帮助孤寡老人的坚强保障,未来还将帮助更多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多年来,王慧玲会员除了经常去养老院慰问,还常去寺庙做义工志愿者,为僧人们洗衣做饭,寺庙有大型活动都主动参与维护治安、秩序的工作。她一直认为,做好事不难,一直坚持做,才能显出可贵诚心。
传递正能量 带动身边人
2021年第二次疫情期间,7月24日王慧玲组织148位志愿者成立秦淮区红十字会“众肩担道义,滴水济时艰”志愿者队,三班倒服务在各个街道与社区,根据一线实际需求捐急需物资。每次面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她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各个社区,召集所有能够赶到社区的志愿者,早中晚三班倒分布在小区各个核酸检测点,每次都有条不紊的安排好志愿者,做好上台操作、维持秩序、电话回访、入户排查等工作。在核酸检测点现场,她经常穿着“大白”上台采集居民信息,她总是说:“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在疫情严峻的紧要关头,我必须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
2020年到2022年疫情防控,不仅输出大量志愿者,还捐款与物资合计金额35万。现在,志愿者团队已达180人,所有志愿者们在官网注册,根据每次活动发布公益项目,根据志愿者们参与时长,给大家记录时间。每次活动结束都会帮志愿者们申请相关单位的荣誉证书,感谢他们的付出。闲暇时间邀请秦淮区红十字会老师们,分批给志愿者们学习并考核红十字会救护员CPR+AED合格证书,学更多专业急救知识,让大家成为正规的专业的志愿者们更好的服务社会
2022年开始,王慧玲组织志愿者推行每月一慈善,并成立公众号,记录每一次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一月、组织衣暖人心,给六合贫困区捐衣服720件。二月、捐书一本书,成就一个梦,给东台学校捐书活动1.2万本。三月、情系贫困户,真情送温暖给银龙鑫苑贫困户送家用电器活动价值3万元。四月、组织志愿者们从3.16至今三班倒服务在一线,抗疫活动。五月、弘扬劳模精神,邀请全国劳模进幼儿园宣讲。六月、抗疫先锋,组织志愿者们进社区防疫。七月,以爱之名,生命延续。组织19人献血献干细胞,其中一人,遗体捐赠。八月,组织小小志愿者们进养老院慰问演出并筹集资金给老人们捐赠他们切实所需的物资。九月,组织志愿者们去特殊学校培训专业急救课程。十月,组织公益讲堂进社区,为老百姓指导怎么申报住家养老补助与公积金养老保险如何高效使用等知识讲座。十一月,进残联宣讲灵活用工知识,并培训技能公益宣讲。十二月,进特殊学校做志愿者。
她2009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从一人到如今慈善团队188人,一件件一桩桩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足以证明,她做慈善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直在行动。做一件好事不难,难能可贵的是持续做好事,更加难得的是,她影响着身边人并带领着一大批爱心人士有组织、有纪律、体系化、专业化、可持续化地加入她一起做公益,为创建和谐安定社会贡献力量。
王慧玲,一朵外表温婉的江南玫瑰,面对疾风时从容又倔强,面对弱势群体时,甘愿化春泥,用真情善心传递温暖,诠释民建担当。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