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南京民建四名会员入选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公示名单
日期:2018-09-18  作者:朱梅

  9月11日,南京市人才办公布我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公示名单。南京民建朱晨鸣、朱华、沈俊苗、陈龙云四名会员入围公示名单。

  朱晨鸣,南京民建建邺区综合二支部会员,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全国优秀通信设计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长期从事信息通信研究,在《通信世界》、《江苏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技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MIMO技术的3D化应用将成必然》、《大规模MIMO技术发展及应用策略研究》、《TD-LTE宽带数字集群技术及政务网应用研究》、《700MHz频段组网之技术解读》、《灵活栅格光网络中一种新型TV-RSA算法》等论文多篇,著有《5G:2020后的移动通信》、《小基站(Small Cell)无线网络规划与设计》等专著。2014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5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特等奖、2016年度全国优秀通信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016年度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入选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朱华,南京民建秦淮区综合五支部会员,南京银行总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南京银行科技支行首届行长,江苏省科技创业导师、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创投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人大代表、财经预算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拥有20余年商业银行信贷从业经验。首创南京银行“完全专营、特色鲜明”科技金融模式,把脉会办企业数千家,金融支持科企两千余家,以信用为主的信贷方式支持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独创初创科企评审技术及服务方案,以发展视角,加大对企业未来现金流把握,为科技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引领开创南京银行“小股权+大债权”投贷联动模式,与优质科企深度融合,真正实现银企共赢共成长,是南京银行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得到众多初创初成长科技型企业的赞誉。

  沈俊苗,南京民建浦口区综合支部会员,南京苗行天下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国尼斯大学博士,江苏省双创人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双创人才,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妇女代表,民建江苏省委青工委副秘书长、民建南京市委青工委副主任,南京浦口区文化产业联合会副会长、江北新区社会新阶层副会长,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从事文化科技14年,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控股3家企业,运营和参与项目超过5亿元人民币,为失学儿童提供帮助。运营项目获得国内外30多项大奖、是南京首批宣传系统青年人才,2018年获得“南京市文化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陈龙云,南京民建溧水区综合支部会员,溧水区政协委员、工商联常委,南京市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委员;于2011年10月创办南京溧水秦淮梅园有限公司。梅园集青梅标准化种植示范、各种观赏梅培育、种植、销售,青梅养生文化展示,青梅制品推广销售,梅花文化展示、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以净化身心为主题的梅文化博览园。秦淮梅园已被江苏省农委认定为2017年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被南京市农委评为南京市休闲农业四十八景,溧水区纪委授予“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秦淮梅园民宿已于“南京智慧民宿”系统上线,上线以来,2018年截止目前在该系统内入住率处于全市第一。2016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苏省劳模,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

  据悉,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从2018年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以区(园区)为主体,在相关领域共选拔300名中青年优秀人才,并从中择优选拔100名中青年拔尖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重点选拔符合本市“4+4+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从事研究或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中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分8个类别进行选拔培养,包括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科技创业拔尖人才、金融拔尖人才、文化拔尖人才、教学拔尖人才、卫生拔尖人才、高技能拔尖人才、乡土拔尖人才。  

  民建南京市委为四名入围会员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希望他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更加扎实的作风,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争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南京民建入选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公示名单

序号

 

单  位

 

1

朱晨鸣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

 

南京银行

金融拔尖人才

3

沈俊苗

南京第七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文化拔尖人才

4

陈龙云

南京秦淮梅园有限公司

乡土拔尖人才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