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日期:2021-06-21 浏览次数: | 作者:张芳 |
6月18日上午,市科技局高新区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市高新区管委会创新促进部负责人王恺,携市高新区管委会创新促进部工作人员陈淳,来到民建市委机关,就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陈定荣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推进主城高校老校区及周边地区存量空间转型联动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的答复工作面对面交流。民建市委参政议政处二级调研员潘小苏参加座谈。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驻宁高校创新研发能力,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驻宁高校利用学校闲置资源、存量空间、知识优势和科技能力积极创新。高校利用政策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来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陈定荣副主委指出:一是空间融合度不到位。校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还没有充分融合;二是创新合作力不充分。辖区政府与高校创新合作的目标相对单一,缺乏整体性考量和多元性参与;三是联动制度化不健全。高校与辖区及企业共生合作的伙伴关系尚未完全建立。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一要以规划设计为先导,营造多元共享的创新基地;二要以创新资源为要素,建设开放包容的创新高地;三要以机制制度为支撑,构建活力科学的创新园地。
市科技局非常重视该建议,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答复,围绕陈定荣副主委提出的三条建议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对玄武、秦淮、鼓楼区三区建设城市硅巷相关工作的具体推进情况、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园以及市科技局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邀请陈定荣副主委亲赴科技园现场考察。
市科技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建议,答复办理过程非常认真、细心和规范,陈定荣副主委对答复意见表示满意。他指出,创新空间不足是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增空间实现不易的情况下,用好存量空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开展城市硅巷建设工作中,要做好相关配套,给予有力的外围支持,让入驻企业拥有“回家”的体验感,同时,希望市科技局可以发挥牵头作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联合辖区政府开展培训、共建等工作,帮助入驻企业培养人才,有效增强科技力量。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