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互联网与民主党派的建设
日期:2015-03-30 浏览次数:  作者:建邺区一支部 覃岭
   

  2012年,青岛市80后姑娘潘琦在互联网上质疑青岛市政府关于40亿元植树增绿的项目。当年青岛市政府启动了40亿元资金进行“增绿行动”,要将这座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在该项目启动的第一个月就宣称种下了180万棵树,此项目立刻遭到了市民的质疑。潘琦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到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各种渠道采集到核算植树的成本。在 2012年4月初,潘琦向市长热线、市建委、 市园林局拨打电话询问问题,表达意见,质疑“毁坪种树”,并要求政府公布“增绿行动”的决策过程,但政府各部门没有给予实质性答复。4月4日,潘琦在个人微博上将她向政府调查质疑增绿行动的整个过程和遭遇发布出来, 引起了全国网友及各大媒体的关注。2012年4月9日,青岛市主管绿化的副市长在“在线问政”与网民直接对话,就潘琦的质疑与市民和网民进行沟通、解释、澄清。当日在线的网民达到了25万人,几乎导致网络瘫痪。
  这是2012年发生在青岛的一个新闻报道。通过这则报道,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方式,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问政案例。网络问政是指公民通过互联网“问事于政府”,政府通过互联网“问计于人民”。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和政府交流,表达意见,提供建议,同时利用各种新型手段如录音、拍照、摄像、网络讨论等对政府进行考察和监督,行使个人的政治权利。而政府官员通过网络展示政府的政策政务、预算规划、财务流程、决策过程,并回答百姓的各种询问及质疑,通过了解舆情,汇聚民智,最终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
  对于民主党派而言,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评价一个参政党工作能力和成绩,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更高效便捷地参政议政,发挥它的作用并降低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应成为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假设,假如潘琦是一位民建会员,她以一个会员的身份去质疑政府增绿行动,那么这件事的流程一般会是这样,调查、写报告、提交支部、报到总支、开会讨论,再以参政党的名义提交市政府,或者在政协提出讨论,然后相关市委负责人给予澄清或解答或解决方案。按照这样的流程也许也能达到同样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通过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深度远远不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首先,从时效上看,潘琦从怀疑到调查到给各部门电话质疑到登录微博到全国媒体参与讨论到副市长出面澄清这个过程总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次,影响力的范围和深度,4月4日,潘琦在微博上发表了对增绿行动的调查和质疑后,当时就被网民转发了2800次,不到一天,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东方网等媒体相互转载,形成了网络大讨论,举国轰动。第三,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结果,12年4月9日,青岛市副市长通过“在线问政”直接与网友对话,听取意见,澄清事实,并表示巡查整改,对于此项目中所产生的问题就地解决及时处理,整个过程,参与人员达到了25万。从以上三点来来看,以民主党派处理质疑的方式恐怕很难达到如此迅捷和轰动的效果,这个事件的意义并不是仅限于某一个事件、某一次质疑,这种方式对于推动我国民主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我们的民主党派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多更好地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总不能我们一个参政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竟然还不如一个普通市民。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雨,国际机场被淹,当天取消了571架次的航班,致使大量旅客滞留。一名29岁的外企员工在微博上目睹了首都机场的窘境,22点32分,他向自己所在的城市发出了一条不到100字的号召,动员大家义务去机场接送被困兄弟姐妹,不到一个小时,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0950次,两个小时后,当他组织的20辆车到达机场时已经壮大成100多辆的车队,当晚一共有300多辆车参与了这次义务接送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国际机场的压力,替众多旅客解除了燃眉之急。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这些组织可以是临时组建的、低成本的,你不需要为了完成新任务去提前组建一个群体。当你看到人们聚集起来共同做事的时候,在没有正式上司的情况下,很容易想象:所有的旧规则都会崩溃,新的规则将替代他们。”克莱舍基说。
  新的规则、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不断的出现和更替,互联网在不断地颠覆着旧的模式,我们民主党派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利用自身的条件,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真正立足于这个崭新的时代。
  首先,我们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意识,要把党派内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来抓。2008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进行的在线交流,从此“网络民意”被正式写入了政府报告,自此正式掀起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我们民建会是由众多企业家组成的,其中不乏专业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生产的公司和人才,理论上我们有条件让民建会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其它党派的前面。
  其次,我们会内应当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岗位和部门,安排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刚上台两个月,就设立了首席信息官。“互联网可能是历史上最开放的工具,作为总统----为了确保每一个政府机构都能跟上21世纪的标准,我将会任命我们国家的首位首席技术官。” ----奥巴马。在确认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后,一定要安排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部门不仅包含着信息化建设,还要承担信息化的普及、培训、应用等各项工作。我们的老会员还有很多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他们也渴望通过一定的组织、一定的方式接触学习互联网,这种需要是现实和迫切的。
  第三,会内要建立政务平台、门户网站和各类形式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如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等。这样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听到各种声音并组织各类活动,拉近会员与会员的距离。我们还可以直接建立一个类似于QQ群这样的大群,按照我们的组织关系、 和人员结构建群,每个会员可以在群里自我展现、互动交流。在我们现有的会员组织体系管理中,对于会员的认定还是使用传统模式,会友经过组织考察、批准入会后,会员间的认知和沟通主要渠道是靠各类活动和发放的民建会员通讯录,民建会是一个相对稳定和高素质的团体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应该使我们在网络中有着更大的优势。虽然互联网有着更迅捷广泛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但它也有个致命的问题,即安全性,在虚拟的网络,人们很难对网络上的个体进行真实的鉴别,无法形成有效判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在7.21首都机场大雨义务接送活动中,有不法分子冒充参与人员对旅客进行敲诈抢劫等犯罪活动,哪怕只是一起,将使整个活动受污,同时使人们产生更深刻的信任危机。而我们民主党派此时就可以发挥我们的特长,民主党派是国家法定认可的,我们的会员是经过组织考察的,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每一个会员可以在网上有资可寻,这就像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应聘单位可以直接在院校的名录中查到该生的真实情况,避免了应聘人员以假证书蒙混一样,凭着民建会的招牌,我们能更低成本地获得别人的信任,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我们的活动,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前提是我们的组织要建立会员网上名录、会员基本信息展示等平台,这对于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以及更好地在社会中开展活动都有着巨大的帮助。民主党派一旦有效地和互联网结合,将如虎添翼,各尽所长。
  第四,利用各种平台组织广泛的活动,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使活动立体化、多维化,即使不能现场参加的会员也可以通过网络感同身受。这些平台可以交友,可以参政议政,可以互通资源、交流业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民建会现有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区域来分的,比如建邺区总支,下设一支部、二支部等。还有一种是按行业来划分,比如交通支部、企业支部等,而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可以赋予我们更多的组合方式,比如做IT的可以自由组合,喜欢打乒乓球的可以自由组合,40-50岁的人可以自由组合,共同参与一项捐款活动的也可以临时组合,组合的多样性保证了活动的丰富性、灵活性。当我们要参政议政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议题在QQ平台或微信平台上组成不同的讨论小组,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摆脱原来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跨小组、跨支部、跨阶层,甚至跨城市在一个平台上各抒己见、发表文章。“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沟通出现彻底的转变,组织结构出现改变,每个人可以和谁沟通也有所变化。因此,沟通的转变和对网络的需求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除了各种活动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类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对于每一次会内组织的活动,都可以要求我们的会员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展示、上传照片、发表文字等等,扩大民建会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利用互联网建立的民建会平台和数据信息智能化技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会员参与活动的情况,直接对会员进行各种考核。比如每次的会内活动,设定指定区域,开通GPS,自动统计会员参与活动的总时间和次数,通过统计查询可以计算出会员上传的会内活动照片、发表文章的字数。根据会员发表文章后评论者的人数和反应或打的分值可以评议出会员的影响力。通过建立会员自评、他人评议、网上选举等模式直接选举出部门的领导,一切公正、公开、透明。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互联网和民主党派建设的几点看法和建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猝不及防地深陷其中,它解构并重构着社会结构,创造、改造着旧的组织方式和形态,人们因互联网实现了充分、即时的联系,呈现出自我组织、扁平、多元、碎片化的趋势,科技以人为本,同时我们又要利用科技再塑自我。我们民主党派的建设,从组织形式、组织形态、运作方式、运作方法都充分地利用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最新成果,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升华,要做时代的引领者。 





南京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京民建和南京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南京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南京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南京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